热点知识:「新十条」实施后,原涉新冠妨害防控行为还应作为犯罪处理吗?发表时间:2023-01-10 17:45 防控措施调整后,虽然新冠肺炎仍是法定的“乙类甲管”传染病,但其“甲管”措施大部分已不再实施,对目前未决或新发生的妨害传染病防治行为也不再作为犯罪处理。2023年1月7日晚上,此前因相关犯罪被判4年、一直处于监视居住状态的韩罡告诉记者,他在网上看到这则消息后有点高兴,说道“不知道我的命运是否能得到改变?”由此又引发了不少朋友质疑,前后不过一个月,政策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,对之前已经被惩罚的人是否不公平? 那首先,如果在新政策出台后,还未被判决的相关犯罪,是不会在被作为犯罪处理的。根据我国法律从旧兼从轻的原则,我们适用的的法律是我们发生这个行为,也就是“犯罪”当时的法律。但是从旧兼从轻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如果当时你适用的这个法律更轻,现在更重,那你适用的是当时的,但是如果你适用的这个法律当时更重,现在更轻,那你现在适用的就是现在这个更轻的法律,简单的说,就是从轻啊,我们的法律都是很谨慎的,这种“有利于被告人”的原则也是在尽可能的保障人权。避免我们发生现在这样的疑惑。 那我们主要的疑惑其实是面对已经生效的法律。通常来说已经生效的法律那适用的就是当时的法律,而且几乎不可能更改了,因为法律要保证社会的一个稳定性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,也许在现在看来不算是严重的犯罪,在当时情形非常恶劣,给与这样的当事人处罚,让他改过自新也是我们法律的一个重要作用。 这里我们又要区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。同样是过去所谓的“跑毒者”,根据他们主观意愿的不同,是会定不同的罪的。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过失犯罪,简单的说,你没有想到这个后果,但你的行为的确导致了这个后果,过失犯罪判的轻且谨慎,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,才可能被定罪量刑,特别严重后果的,才可能判处三年以上。只是一般的引起小部分人传染,是不会被定罪的。 那危害公共安全罪呢?就是你明知道你“跑毒”的行为会造成严重后果,你还是做了,这是故意犯罪,这种主观上比较恶劣,就算你没造成什么后果,也会判处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。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伤寒玛丽就属于这种犯罪,她明知道她会传染他人会引起他人的死亡,仍然肆无忌惮的传播着病毒。但即使这样,如果造成的后果轻微,法院在审判时也会综合考虑,有可能采取“缓刑”等措施。 特别说明这两个罪的区别是为了告诉大家,已经被处罚的犯罪,虽然放到现在,也许已经不再被视为犯罪,但是放在当时,其实要认定为犯罪也是需要经过层层的考量、审判,不会被轻易定罪,而考虑到已经被处罚的人的“犯罪心理”以及后果,对他们施以适量的处罚也是为了维护更多遵守规则的人的利益。 |